分卷阅读46(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童回答道:“足有近半个月。”

    孟彰暗自吐气,才又问:“此前,各处可有先例?”

    杨三童点头,肯定回答他:“有。”

    “五十年前,琅琊王氏有一儿郎,较之寻常提早半月余收到回函;四十三年前,陈留谢氏也有一女郎提前半月收此回函;三十六年前,龙亢桓氏有一儿郎提前近一个月收此回函;二十年前,龙亢桓氏再出一儿郎,也提前近一个月收此回函……”

    杨三童在对面如数家珍,孟彰在另一边却是长久沉默。

    杨三童此时所提起的前例数量不少,但其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也相当的微妙。

    琅琊王氏和陈留谢氏,皆是以才学、能为著称于世,他们族中能出骄子,得洛阳太学看重优待,很是合情合理。倒是龙亢桓氏那边,中间相隔不到二十年,却足足出了两个得此优待的儿郎,其待遇较之琅琊王氏、陈留谢氏还要来得厚重……

    孟彰想到了昨日修行之前,俑人梧跟他在书房里说过的话。

    大晋皇庭,其实内忧与外患同在。

    但他也只是这般稍一分神,便很快将心思收拢了回来。

    “原是如此。”他叹道。

    洛阳太学以及大晋皇庭中枢用一封信函的提前抵达,表现出了他们对孟彰的青眼;孟氏一族顺势将这一个消息传扬出去,用明晃晃的造势铺路行为表现出他们对孟彰的看重与倾斜……

    毕竟,大晋皇庭是用九品中正制择选人才,除生员本人的才学、能力、姿容、风骨以外,其名望也很重要。

    名高望重者,不论在哪里都会让人高看一眼。

    而在孟氏一族、洛阳太学以及大晋皇庭都已经有所表现的当下,众鬼童胎灵若还是藏着掖着,那他们就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不用想了。

    想也没用。

    “但我不觉得这样的青眼与看重,是因为我自己……”孟彰道。

    他很清醒,并不真的认为自己这一介还在养精的小小阴灵,能有什么资格承受得住这样的看重。

    更大的概率,是他成了一枚博弈的棋子。

    或许是孟梧这样的封疆大吏与朝堂中枢的博弈;或许是大晋皇族司马氏与出身各顶尖世家的中枢重臣之间的博弈……

    孟彰不得而知,他唯一能确定的,便是他暂且还只是一枚纯粹的的棋子,只负责牵引局势、推波助澜,却没有要求他做些什么的棋子。

    毕竟,孟彰是孟梧的嫡支血脉后辈。而孟梧,是晋武帝的心腹。若不然,只凭安阳孟氏的名号,哪怕孟梧立下大功,又怎么可能出任一郡城隍?

    孟梧可是孟彰的高祖,此时的安阳孟氏或许能算得上枝繁叶茂,可在孟梧那一代,安阳孟氏却绝对不能算是煊赫。

    不,说对孟彰完全没有要求这一点不对。

    孟彰,他要有能够支撑得起这一份青眼与看重的资本。

    不论是天资、才干;还是风骨、气度,他必得要有一样。

    否则名声、局势反噬之下,幕后执棋之人顶多不过是失了些脸面,可孟彰呢?

    他会被辗成碎粉。

    而届时,倒霉的不只有孟彰自己,还有整一个安阳孟氏。

    因为孟彰最初所以会出现在人前,就是安阳孟氏一族内部的风传。

    是安阳孟氏一族内部先传出的风声,说孟彰资质不俗,远胜同辈……

    所以这应也是坐镇中枢、调度各方的那些人们对孟氏一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