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饶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66章 第一百六十五 嘴上不饶人

    与上官仪吃了饭之后,颜勤礼脚步匆匆离开了,他独自一个人走在长安城坊市间的街巷中,思考着这一次谈话。

    走了一段路,他抬头看向就要被黑夜遮蔽的天空,怅然若失地笑了笑。

    其实他们的话语都是无关紧要的,颜勤礼终究觉得自己不可能像许敬宗,上官仪那样做事。

    颜勤礼更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行事。

    排除了心中的苦恼,颜勤礼走回了崇文馆。

    温彦博还在教着狄仁杰识文解字,他低声道:「回来了?」

    颜勤礼点头道:「见过太子了,还去见了上官仪。」

    老先生的一脸的笑容,依旧看着狄仁杰笨拙地捂着毛笔学写字,颜勤礼笑了笑也没再多言。

    他坐下来看着太子批阅的考卷,本县人不能在本县任职县官,本县县官更不能娶本县女子,就算是邻县也不行。

    颜勤礼觉得京兆府又要有新的规矩了,这关乎准则。

    不多时,狄知逊也回来了,他忙碌了一天,看起来很疲惫。

    京兆府与崇文馆都是团结的,应该说太子手中的人都是团结的,颜勤礼不明白这种团结的来源于何处,是太子个人的行事方式吗?

    这个观点又好像说不上。

    「你有心事?」

    听到老先生问话,颜勤礼笑道:「京兆府上下一直都这麽团结。」

    「是呀。」温彦博低声道:「就像是许敬宗被陛下杖责,京兆府尹没有丝毫的推托,他们说太子殿下会将事情的结果归结到每个环节的每一个人,太子从来不会纵容许敬宗等人办事不利后,将责任推给下属。」

    颜勤礼心中最后一丝困惑也终于解开了,笑着思量,这样的团体能不团结吗?

    夜色笼罩了这片天空,东宫点起了一盏盏油灯,烛台也被悉数点亮。

    李丽质看着弟弟妹妹写着作业,她的目光注意到一旁早就写完作业的东阳。

    她似乎在看别的书,李丽质走上前多看了一眼,却见东阳用另外一卷书连忙遮盖住。

    这个妹妹如今也十四岁了,竟然也有心事了。

    李丽质笑着没说破。

    见李治又分心地看向门外,她神色严肃道:「稚奴!如果你整天三心二意不专心,往后你做什麽事都会糊涂应付。」

    李治连忙坐好,低头看着自己的书。

    等今天的晚自习结束,李丽质收拾好弟弟妹妹作业,便去找皇兄。

    东宫寝殿内,李承乾正在看着眼前地图。

    她迈步走入殿内,来到皇兄身边放下一迭书卷,道:「皇兄?」

    李承乾这才回过神道:「晚自习结束了?」

    「嗯,结束了。」

    「今天边关送来了急报,阿史那杜尔回来了。」

    李丽质好奇道:「是与漠北人打仗的那个突厥人?」

    李承乾颔首道:「他与漠北人打了两年的仗,手中的人都快打完了,手底下的部落纷纷叛逃,就连突厥的小可汗都不支持他的战争,在朝中看来,当阿史那杜尔在草原上成了一支孤军的时候,他会输是必然的,去年的冬天,朝野上下都有了共识。」

    李丽质疑惑道:「那他为何还要接着打呢?」

    「因为他想做突厥的大可汗。」

    「原来突厥人也这麽地在意权势。」

    这个妹妹也十五岁了,个子比以前更高了,就是脸蛋稍圆了一些,应该是东宫饮食太好了。

    讲话的嗓音也变薄了,音调也更细了。

    正值成长的最关键阶段,与她一样,还有东阳,汝南。

    临川的年纪稍小一些,她的变声期来得更早。

    宁儿安静站在一旁,其实当太子殿下与长乐公主坐在一起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兄妹。

    因五官都很像当今陛下,脸型与眼睛则更像如今的皇后。

    李承乾倒上一杯热茶,递给她道:「现在还觉得嗓子不舒服吗?」

    李丽质双手捧着茶杯,端坐在皇兄身边,目光看着水杯中冒出来的热气,道:「骂弟弟时声音大了一些,就会觉得干哑,平时没什麽感觉。」

    看皇兄摩挲着他的下巴,李丽质好奇道:「皇兄有剃胡子吗?」

    李承乾低声道:「嗯。」

    宁儿站在一旁忍着笑意,殿下也到了长胡子的年纪了,现在下巴处还有一些胡渣。

    李丽质有些困倦地打了一个哈欠,「妹妹先去休息了。」

    李承乾叮嘱道:「明天一早记得让她们长跑。」

    「知道了。」

    这个妹妹懒散地回了一句,就出了殿。

    李承乾道:「宁儿姐也早些休息吧。」

    宁儿躬身道:「喏。」

    收拾好眼前的地图,她们的作业李丽质也都批好了,李承乾洗漱了一番便沉沉睡去。

    这已经是弟弟妹妹在东宫的第三年了,现在的她们好似换了一副面貌一般。

    这个年纪的孩子就是这样,三两年就是另外一幅模样,成长得特别快。

    翌日,李承乾早早睡醒,今天除了李绩大将军依旧没有别人来这里吃早饭。

    也不知道最近舅舅与皇叔他们都在忙什麽。

    晨练结束之后,李承乾就与李绩一起去了太极殿。

    大殿内,群臣站定,今天的早朝本以为又是平静的,忽有一个急报打破了眼下的宁静。

    孙伏伽禀报导:「陛下!昨夜子时,阿史那杜尔在渭水河边遇刺!」

    听到这个急报,大殿内的群臣开始议论。

    李承乾默不作声地站着,本来今天他人就该到长安,这一次来长安除了在草原上混不下去了,还想请大唐帮忙的。

    可是人还没到,就遇到了刺杀。

    「什麽人胆敢在关中行刺!」

    「回陛下,昨夜的民壮抓到了几个漠北人,臣连夜查问已查实正是漠北人所为。」

    话音一出,殿内又是一阵议论。

    孙伏伽接着道:「查问后得知,漠北人是担心阿史那杜尔向陛下求援,一旦陛下施以援手,必定会有将领出关征讨漠北,因此才会派人埋伏暗杀。」

    李世民冷笑道:「漠北人好大的胆子。」

    李承乾无言站着,刺杀这种事很像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这种拍脑袋的行事风格,又十分符合现在张狂自大的漠北人。

    孙伏伽接着道:「阿史那杜尔身受重伤,好在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