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他要卷死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7章 他要卷死孤

    一想到眼下的关外局势,李世民就觉得心乱如麻,便快步走出了承天门,承天门外便是皇城,三省六部都在这里,不少官吏在这里走动。

    临近大朝会,整个长安城都忙了起来,以前的李世民刚登基整日想着今天杀谁,明天杀谁。

    几乎每天都有忧虑,又或者说是不是中原哪个地方又有乱军造反。

    不过现在李世民觉得只要施行仁政对人以宽和,很多问题也都消弭了。

    时过境迁,该死的人都已入土,放眼天下,没人再作乱。

    而现在,总算可以不再杀人,留下来的肱骨也都是值得信任的自己人。

    东宫,李承乾揣着手盘腿坐着,一群弟弟妹妹也揣着手同样盘着腿而坐,目光都看着皇兄讲故事。

    这是有关孙猴子的故事,光是从石头缝中蹦出一只猴子就足够让弟弟妹妹好奇。

    因总是住在皇宫中,没见过什麽世面,更没有这种动人的故事。

    一直讲到吃过晚饭,故事就停下了,李承乾是讲累了,从石头里蹦出来一口气讲到了孙猴子当上弼马温。

    即便弟弟妹妹再怎麽央求,李承乾都不愿意说了。

    当然了,李承乾更不愿意与弟弟妹妹讲水浒的故事,如果真和他们讲水浒,恐怕在弟弟妹妹心里就埋下了一颗造反的种子。

    而孙猴子从石头里蹦出来,这个故事就显得适合孩子。

    李承乾坐在寝殿内,看着手中的书卷,这是晋书,其中阐述种种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要领与社会关系,强调都是君君臣臣或者是家族嫡系等等。

    这种越看越令人火大,这也难怪当年那位狂放不羁又独具个性的隋炀帝,想要废除这一制度的影响。

    「真是太难啦!」

    寝殿内传来了殿下的怒骂声。

    宁儿正在收拾着公主皇子们的玩具,闻言也是诧异地看向殿内。

    小福皱眉道:「殿下怎发脾气了。」

    一旁又有宫女俯耳在门缝听了片刻,小声道:「殿下在骂圣人呢。」

    「哪位圣人?」

    宁儿想起了殿下拿入寝殿内的一卷书,便明白了殿下为何发怒,再看眼前的小福几人,这些丫头也没看过什麽书,自然是什麽都不懂了。

    有时候宁儿也觉得挺累了,她发现整个东宫只有自己最懂殿下。

    将一些玩具全部收入木箱中,宁儿对她们道:「你们先去休息吧。」

    「喏。」几个丫头小步退下了。

    宁儿在门外站了片刻,稍稍推开门见殿下已经睡下了,便也回到了在殿旁的偏房睡下。

    夜里的关中依旧寒冷,长安城,于志宁脚步匆匆走入一户人家。

    徐孝德亲自在门口迎接他。

    两人都是东宫的属官,从被任命为辅佐太子的辅臣,真正意义的上任时日,也就一天?

    两人相对而坐,徐孝德将酒水倒上,道:「这是老夫家乡的米酒,你该尝尝的。」

    于志宁尝了一口,道:「这酒水入口柔和,还有些回甜。」

    「老夫生在江南西道,是喝着这种酒水长大的,年纪大了之后便越发离不开了,这还是今年家乡的族亲带来的。」

    说起家乡,于志宁就想到了徐孝德是东海勋贵之后,南陈朝的勋贵到了现在已没落了。

    「明日就开朝了。」徐孝德又平淡地说了一句。

    「是呀。」于志宁将酒碗放在桌上,又啧舌道:「是有什麽担忧吗?」

    徐孝德皱眉低语道:「自任职东宫属官,殿下从未再主动召见过我等,不仅如此还久居东宫,深居简出。」

    于志宁笑了笑,没多说什麽。

    徐孝德再道:「倒是听说现在宗室中人对太子的议论颇多。」

    于志宁摇头一笑,「还是因赵节而起。」

    徐孝德皱眉道:「要说的正是此事。」

    于志宁深吸一口气,又拿起酒碗喝下一口酒水,耳边都是屋外呼呼吹着的风声,缓缓道:「赵节总归是宗室中人,当年陛下血洗玄武门让多少宗室中人胆寒,太子是个何其精明之人,难道不知其中利害吗?」

    见对方沉默,于志宁宽慰道:「孝德,且不说就算太子反悔了又如何,就算长广公主在外面如何胡闹,朝中拥护嫡长子的朝臣亦有不少,他们是绝对拥护太子的,她掀不起风浪。」

    「你可知是谁举荐伱我入东宫?」

    闻言,徐孝德颔首道:「谁?」

    于志宁笑道:「许国公,高俭,高士廉。」

    徐孝德若有所思,思量片刻,「如此说来,只要高士廉拥护太子,那麽长孙无忌一系的人也会拥护太子。」

    于志宁颔首点头,低声道:「虽说他们都是大唐的外戚,可这些人都是当初晋阳起兵一直跟随至今的,治理家国,官吏调遣陛下还需要这些人的能力。」

    他忽然一笑,继续道:「现在也说不清是当初的高士廉那双招子毒辣一眼看中了那时候的与长孙无忌布衣之交的陛下?还是说陛下早就看出了长孙家的不凡。」

    徐孝德低声道:「要论家族势力,长孙家,包括高士廉,现在都是朝中的最庞大的外戚。」

    「看来孝德是担心太子与外戚走得太近。」

    徐孝德没有否认,而是无奈一笑,「于先生不担心吗?」

    「担心呀。」于志宁叹道:「那就要看往后我们如何辅佐太子了,不过老夫身在中枢,倒也听说了一件事,也不知是真是假。」

    「与太子有关?」

    于志宁重重点头,道:「不止如此,还与长乐公主有关,陛下延后了长乐公主的婚期,传闻太子见了一面李淳风,李淳风再去见过陛下之后,婚事就延后了。」

    徐孝德蹙眉道:「你是说这件事与太子有关?」

    于志宁笑道:「老夫记得以前太子从未对这件事有过表态,那是去年入夏时的事。如今殿下一场大病之后好似变了许多,若长乐公主婚期延后的缘由真与太子有关,那这件事就很有意思了。」

    一时间徐孝德感觉到教导东宫责任重大,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闲差,而是要教导太子成为陛下想要的模样。

    可要说对太子的了解,还仅限于在东宫的唯一一次谈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